“第十一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暨全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甘肃)大会”近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本届大会以“加强监管信息交流,共治食品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
会议期间,国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农业农村部门相关领导和地方政府代表、院士专家学者,以及来自24个省份182多个市区县的市场监督管理和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食品行业和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汇集众智促进食品安全监管领域信息交流、分享食品安全监管经验成果,推广食品安全监管成功模式。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社长朱长学表示,当前食品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食品安全监管也面临重大挑战。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必须把握好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序社会的辩证关系,在“产”“管”“治”上下功夫,统筹推进产业发展、政府监管、社会共治,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能监管和高水平治理的有机统一。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肖放表示,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持续优化风险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度,建立乡镇网格化管理机制,监管服务和信息采集覆盖涉农乡镇,推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达标合格证、重点农产品追溯管理、风险分级管理等新制度,借助大数据技术在全国建立起覆盖6.2万个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一张图,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绿色优质农产品有效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协调司副司长母兰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将全面加力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着力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一是健全制度机制,压紧压实“两个责任”;二是创新监管方式,持续提升监管效能;三是凝聚多方合力,营造社会共治良好氛围。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副局长马正其在发言中提出建议,一是围绕落实重大政治任务,充分认识食品安全的重大意义;二是围绕提升发展信心,鼓励食品行业高质量的发展;三是围绕广大的居民消费,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四是围绕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加大各方面的协作力度。
中国工程院院士庞国芳表示,目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时代要求是从“管”到“促”的转变,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更要求我们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质量、二是标准。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布兴表示,要努力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会上,原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原会长、北京华夏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兆彬发布了2024年度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十佳案例、创新案例、优秀案例及“食品安全先进管理经验”十佳名单并作点评。
此外,会议形成了“食品安全共治甘肃宣言”。会议现场还公布了优秀监管信息“三员”(督导员、专员、信息员)名单。经过十年的努力,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已经建立了全方位、全领域、全流程、立体化、系统化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网络,建立了一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员队伍,至今已累计邀请信息员1200多名。(经济日报记者 吴佳佳)
下一篇 特朗普胜选,世界多国表态